全國咨詢熱線:
18838077219聯系熱線
采摘、裝車、卸貨,在杏核破殼車間,堅硬的杏核外殼被破碎,一顆顆飽滿的杏仁被分離出來,等待下一步精細化處理。當前,正是河北省平泉市采摘、加工今年新杏的時節。在“七山二水一分田”的平泉市,全境皆山的地貌特征決定了其“靠山吃山”的發展方向。
近年來,平泉市因地制宜,利用廣闊的山地資源,持續營造山杏林67萬畝,走生態與經濟雙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,合理布局山杏產業發展,在“吃干”山杏仁,“榨凈”杏核皮基礎上,引進食仁兼用新品種,實現“仁、皮、肉”全利用,完善、延長、加粗山杏產業鏈條,提高山杏附加值。山杏產業成為全市農業主導產業之一。
平泉市山杏林基地總量達到67萬畝,占森林資源總量的近四分之一。同時,平泉也是世界最大的杏核集散地、全國最大的果殼活性炭生產基地。以山杏為主要加工原料的企業46家,通過多年產業發展,產業產值達到9.98億元,利稅近1億元,帶動就業4400人。平泉市先后榮獲“中國山杏之鄉”“中國山杏產業示范區”“國家森林生態標志產品生產基地試點市”稱號,“平泉杏仁”被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商標。
為了發展平泉市優勢農產品,平泉市委、市政府提出了《平泉市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》,將山杏產業列為當地重點產業,進行扶持引導,提出按照“壯龍頭、拓市場、強管理、增效益、可持續發展”的原則,強力推動山杏產業快速發展。
早在2000年,平泉市就將山杏列為五大農業主導產業之一,出臺了《深化山杏林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意見》,并借助三北防護林、京津風沙源治理、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實施契機,在淺山緩坡上新栽山杏25.2萬畝,占退耕還林總面積的37%。近年來,平泉市又出臺了《關于保護山杏資源發展杏仁生產有關問題的規定》等多項鼓勵性政策文件。
截至目前,全市山杏種植總面積已經達67萬畝,形成了以榆樹林子鎮為首的八大山杏主產區,正常年產杏核9000噸、杏仁3000噸。
企業基地帶動產業增收
在現有的以山杏為主要加工原料的46家生產企業中,有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、省級龍頭企業7家。通過多年發展,打造了山杏-杏殼-活性炭-炭電熱肥聯產,活性炭-炭工藝產品-空氣和水凈化器(劑),杏仁-杏仁加工-杏仁飲品-杏仁油-杏仁苷等多條循環產業鏈條。
企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,積極開發新產品,企業活力不斷增強?;钚蕴慨a品開發三大系列30多個品種,并注冊了“華凈”“綠世界”等商標,使活性炭經過精深加工利潤提高了100多倍。杏仁產品延伸到杏仁露、杏仁粉等系列飲品。2023年,山杏產業產值達7.7億元。
通過集中持續發力,平泉市已初步形成了市場帶企業、企業牽基地、基地連農戶的經濟格局,并在農民增收致富中起到重要作用。其中承德亞歐果仁有限公司已發展成國內最大的集專業化、產業化于一體的杏仁交易集散中心,以“買三北、賣全國”發展為“買世界、賣世界”,杏核年交易量達到6萬噸。
2024年,全市年產杏核1.5萬噸,全市從事山杏種植經營3.1萬戶、10萬人。山杏種植可使農戶戶均增收2594元,近萬名農民通過山杏相關產業獲得收益,年人均增收1500—2000元。
依托豐富的山杏資源和獨特的山杏加工文化底蘊,平泉市建設了山杏觀光旅游園區,打造山杏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農戶通過從事農家院等旅游服務,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,提高了收入,增強了脫貧信心。全市與山杏產業相關的產業總經營額達14.95億元,增加勞動力就業機會,提高當地居民收入。
除此之外,平泉市積極與中國農業大學、北京林業大學、河北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,建設了華凈院士工作站、中國農大院士工作站、山杏博士工作站、國家生物質多聯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家科研機構,研發了活性炭深度凈水、炭基肥、環保生物膠、活性炭加負氧離子等高附加值產品。產品的研發,極大地延伸了山杏產業鏈條,促進了產業科技創新。
未來,平泉市將進一步發展壯大山杏產業,以科技為支撐,建立高水平山杏標志產品信息平臺體系、產品追溯體系、產品品牌體系、產品銷售平臺體系、產品認證檢測體系、產品生產基地和供應體系、產品投融資體系和不合格產品保險賠付體系,助力鄉村振興,讓山杏產業成為平泉市創新發展、綠色發展、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。(宗文斌 張海峰)